“苏军最牛潜艇一天挨 324 颗深水炸弹不沉” 这件事是真的。
故事的主角是苏军的 M-172 号潜艇。1942 年 5 月 15 日,M-172 号潜艇在德军占领的挪威水域游猎时发现了一艘德军大型运输船及护航舰艇。M-172 号潜艇发起攻击并成功使运输船发生剧烈爆炸。随后,德军护航舰艇对苏军潜艇展开围捕,一串串深水炸弹使潜艇周围的海水沸腾起来。艇内照明系统全部失灵,电罗经和舵角指示器也被震坏,柴油从损坏的油柜细流管里泄漏出来,在海面上形成油带,进一步暴露了潜艇方位,但 M-172 号潜艇的螺旋桨声始终未消失。最终,在经过 10 个小时、324 颗深水炸弹的袭击后,M-172 号潜艇在苏军岸炮的掩护下成功摆脱了德军的追击。5 月 16 日早晨,当 M-172 号浮出海面时,潜艇剩下的电能储备只有 1 个小时。
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
潜艇设计与建造具有优势:苏联潜艇在设计和建造上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坚固性,能够承受较大程度的外部攻击。潜艇的船体结构、密封性能等方面的设计,使其在如此猛烈的深水炸弹攻击下,仍然能够保持基本的结构完整性,没有立即被击沉。这反映出当时苏联在潜艇制造技术上的较高水平,能够为潜艇提供较强的生存能力。 艇员的素质和应对能力出色:M-172 号潜艇的艇员们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在面对德军的围捕和深水炸弹攻击时,他们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冷静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规避和修复。例如,声呐兵利用爆炸声间隙听测敌舰螺旋桨的噪音,向艇长报告敌舰航向和距离的变化,艇长根据这些信息指挥潜艇规避,这一系列的操作体现了艇员们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运气成分不可忽视:在如此密集的深水炸弹攻击下能够幸存,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潜艇几乎是在敌舰龙骨下面航行,所以大多数爆炸都距艇尾不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潜艇受到的直接冲击。 展开剩余11%
总的来说,M-172 号潜艇的这一经历确实堪称传奇,它不仅展示了苏联潜艇的性能和艇员的素质,也为二战的历史增添了精彩的一笔。这一事件也成为了潜艇作战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为后来的潜艇设计和作战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发布于:黑龙江省